中国除了55个少数民族之外,还有没有其他不被大多数人知道的少数民族名称?
艾努人;阿布达里人;克里雅人;托茂人;古格人;康家人;曼咪人;昆格人;诶人;八甲人;阿克人;老品人;老缅人;毕苏人;木佬人等。
一、艾努人
艾努人是中国新疆的一个民族,属于中国未识别民族的一支,现暂时被定成维吾尔族。不过维吾尔族和其他民族人称他们为“阿布达利人”(Abdal),带有贬义。
艾努人主要分布在天山南麓的和田、墨玉、洛浦、策勒、莎车、疏勒和英吉沙等县。他们与外界交际时讲维吾尔语,对内则使用艾努语,外族较难理解。
二、克里雅人
克里雅人分布在新疆和田地区克里雅河尾闾上,被政府划归为维吾尔族,与蒙古族有渊源。环境如此恶劣的沙漠腹地,居然还有世代居住的原始牧民。
达里雅布依是克里雅河尾发育的绿色三角洲,在茫茫大漠里,这是最后一族固守大漠的牧民,当地政府曾想把他们迁出这片不宜居住的土地。但他们自称克里雅人,恋土难移。
三、托茂人
托茂人,中国蒙古族地区的一部分穆斯林。居住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祁连县蒙古族地区。
自称“托茂”、“托茂家”;汉、回等族称其为“托茂鞑子”,汉文史籍称“骆毛鞑子、“骆毛人”、“托茂人”,均为“托茂”的异写。
“托茂”是藏语“托日木”的转音,意为流散人员。原系青海蒙古和硕特部南右翼后旗(原在今海晏县)的属民,因有这部分属民,故该旗俗称为“托茂公”。
四、古格人
分布在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的香格里拉、德钦、维西三县、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在文化上通过协调与调适,兼容并蓄多民族文化,形成一支独自一格的民族。
五、曼咪人
曼咪人过去自称为“曼咪族”,1958年民族工作组进行民族识别后归属布朗族。曼咪人主要居住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市允景洪街道办事处曼戈龙村委会的小曼咪、大曼咪、江头、曼迈村委会曼咪寨,曼咪人有自己的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
六、阿尔巴津人
阿尔巴津人为斯拉夫人、蒙古人、满人、汉人等民族的混血儿。信奉东正教。现已使用汉语。部分老人能使用俄罗斯语、教会斯拉夫语、满语、蒙古语、古希腊语。主要居住在北京市、天津市、哈尔滨市、呼伦。
七、富裕柯尔克孜人(哈卡斯人)
官方定为柯尔克孜族,实际上是哈卡斯人。主要居住在黑龙江省富裕县友谊达斡尔族满族柯尔克孜族乡五家子柯尔克孜族村、富裕牧场七家子村。使用黑龙江柯尔克孜语(哈卡斯语的一种方言)和卫拉特蒙古语。信奉萨满教或藏传佛教。
八、瓦乡人
居住在湖南省西部山区。有人认为宋祖英实际上也属于这个民族。瓦乡人有着不同于苗族人、汉族人和土家人的风俗习惯和文化。
瓦乡人的语言独特,瓦乡话与苗语有些接近但并不属于苗语。瓦乡话也不属于汉语的任何一个方言系统,既不属湘语,也不属湘西一带流行的“客话”(西南官话的一种),语言学家至今仍把瓦乡话单列。
九、穿青人
居住在贵州省毕节、安顺、六盘水市三地市十多个县,主要在织金、纳雍2县。
十、雅库特人
使用雅库特语,属于突厥语族的北支,他们的语言有很多来自南方突厥语的字眼,与其他民族不同。
官方定位:
被归纳为未识别民族的中国国民,其居民身份证上民族栏目会填上人群(未识别民族)的名称。例如僜人在居民身份证上民族栏目为:僜人。
1.中国政府认定的民族名称,本人有不同意见,经做思想工作仍坚持填写自称的,可以在民族名称后加注。如“纳西族(摩梭人)”。
2.省、自治区、直辖市已认定为少数民族,但尚未明确是单一少数民族或为某一少数民族成员的,可填写“某某人”,如“僜人”。
3.已定汉族而本人有意见的,二代身份证可以注明本人认定的族别。
4.对于外国人加入中国籍的,如本人的民族名称与中国已认定的某一民族名称相同就填写某一民族,如“朝鲜族”;如没有相同民族的,本人是什么民族就填写什么民族,但应在民族后加注入籍二字,如“乌克兰(入籍)”。
5.对革家人、穿青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经商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同意的《关于对贵州省革家人和穿青人居民身份证民族项目内容填写问题的批复》(公治【2003】118号),填写为“革家人”、“穿青人”。
1986年2月1日《公安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关于居民身份证使用民族文字和民族成份填写问题的通知》(【86】公治14号)中有关规定与本批复不一致的,只即日起修正执行。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未识别民族
百度百科——曼咪人
百度百科——古格人
百度百科——托茂人
百度百科——克里雅人
百度百科——艾努人
百度百科—少数民族
为什么彝汉不能通婚呢//////
在借书时看到了这本——马长寿《凉山罗彝考察报告》。考察期间为1938-1940年吧,分两个阶段,差不多一年。我在本科时也翻阅过,但当时自己对凉山的地名和历史没有基础,看起来破费劲。2010年2月份我去了趟昭觉县四开,之前看到的名字终于在心里建立了印象——当时主要依据的是曾昭抡的考察报告。比如地名玄参坝,大兴堡、川心堡等,这些还比较靠近西昌;四开和昭觉的竹核、美姑牛牛坝我就不清楚了,东边的雷波马湖附近我更是没有想法。
这回看书也没有看完,但是比之前看起来轻松的多。因为不仅有之前的基础,也有假期对昭觉地区的实地经验,对老凉山地区建立了自己的心里印象,同时我还借助了google地图,看作者走过地方的地形和海拔,这样一来总算理解也透彻些了!
报告里有个地方是讲到了彝汉通婚的——当时当然是彝汉不通婚。作者讲到事实,虽然有汉族想娶彝族姑娘为妻,但是没有彝族女孩嫁给汉族。这种情况现在还是有的,不过越来越模糊不重要了吧!还是把原文放出来才有感觉啊···
几年前自己很困惑很多父母说过的词汇,至今慢慢懂得那些词语的意思了。这个不难理解。比如英语单词,虽然认识,但是我很难领会背后的感情色彩;小时候听到的彝语词汇也是这样,意思我能懂但就是没有感觉~~!大学几年自己努力看了很多彝族方面的书以了解自己的民族是怎么回事,但好像对彝族历史方面的研究还不多,结论相去甚远。
现今凉山的彝族可以明确的说是来自于云南。我的前辈们也曾居住在昭觉竹核这个地方。竹核这个名字我听来就倍感亲切了,只可惜我还未踏上这个地方;此外就是jjixmuladda,上次去的时候常听到这个地名了,我也快到那地方了吧,但终究还是没有到的!
2月份去昭觉是卖甘蔗——算是偷运吧,深夜3点从德昌出发,到四开是早上7点过,天刚亮。这次出行虽然辛苦,挣钱不多,但这个经历是很宝贵的——第一次深入老凉山啊!第一次我都很重视~~
·····························
文章没有扯到主题。
在百度了搜了彝汉通婚,很多人回应都觉得无所谓了,生活中的例子也不可谓不多;只不过会提到因为文化背景的稍微差异,“我见过的彝汉通婚很多都破裂了,起初双方都觉得很爱对方,但结婚后越来越不理解对方,最后只好散了。”彝汉通婚,在我认为,其实稍稍改变观念就可以行得通了——改变观念吧!
近日虽为假期,却很累。想太多了——以后三年的学习,学习之后的事业。虽然我知道自己现在方向很明确,但忍不住会去思考。该找个方法来锻炼自己了。也看看求职吧,曾经教育过师妹的,看招聘时公司的要求是什么,看你符不符合它的条件。
其实自己很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专业软件ArcGIS,自己虽然是这个专业出身,但到现在也没有搞清楚过其背后的地图投影;自带的工具从未用过!其二是PS,希望不难啊!
坐视天下!这个词出现在北大醉侠孔庆东的博客,需要开阔的视野啊!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